供電系統(tǒng)浪涌的來源分為外部(雷電原因)和內部(電氣設備啟停和故障等)。
外部原因:
雷擊對地閃電可能以兩種途徑作用 在低壓供電系統(tǒng)上:
⑴直接雷擊:雷電放電直接擊中電力系統(tǒng)的部件,注入很大的脈沖電流。發(fā)生的概率相對較低。
⑵間接雷擊:雷電放電擊中設備附近的大地,在電力線上感應中等程度的電流和電壓。
直接雷擊是嚴重的事件,尤其是如果雷擊擊中靠近用戶進線口架空輸電線。在發(fā)生這些事件 時,架空輸電線電壓將上升到幾十萬伏特,通常引起絕緣閃絡。雷電電流在電力線上傳輸的距離為一公里或更遠,在雷擊點附近的峰值電流可達100kA或以上。在用戶進線口處低壓線路的電流每相可達到5kA到10kA。在雷電活動頻繁的區(qū)域,電力設施每年可能有好幾次遭受雷電直擊事件引起嚴重雷電電流。而對于采 用地下電力電纜供電或在雷電活動不頻繁的地區(qū),上述事件是很少發(fā)生的。
間接雷擊和內部浪涌發(fā)生的概率較高,絕大部分的用電設備損壞與其有關。所以電源防浪涌的重點是對這部分浪涌能量的吸收和抑制。
內部原因:
內部浪涌發(fā)生的原因同供電系統(tǒng)內部的設備啟停和供電網絡運行的故障有關:
供電系統(tǒng)內部由于大功率設備的啟停、線路故障、投切動作和變頻設備的運行等原因,都會帶來內部浪涌,給用電設備帶來不利影響。特別是計算機、通訊等微電子設備帶來致命的沖擊。即便是沒有造成的設備損壞,但系統(tǒng)運行的異常和停頓都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。比如核電站、醫(yī)療系統(tǒng)、大型工廠自動化系統(tǒng)、證券交易系統(tǒng)、電信局用交換機、網絡樞紐等。